原文連結:https://apps.orangenews.hk/app/common/details_html?contentId=1190755

責編:李永康
編輯:王兆陽

【橙訊】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可謂為香港的文化事業打了支強心針,對香港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也提出了要求和任務。出版業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一環,對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重要意義。對於如何推動出版業的發展,有業界人士建議,特區政府應設立具針對性的「出版基金」,讓更多優秀書籍得以出版,讓更多有價值的項目面世。

香港的出版市場有限,出版社一直都是艱苦經營,而近年來,不僅市民閱讀習慣發生改變,實體書閱讀量下跌,又遇上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打擊,可謂雪上加霜,部分出版社甚至因為經營困難,而不得不宣布結業。

面對壓力,出版業界一方面自然應該調整經營方略,在市場競爭中爭取勝出,而考慮到出版對於香港文化事業的推動作用,特區政府提供一定的支持,其實也是應有之義。出版社固然不能將盈利希望寄託在政府資助之上,但對於許多明顯有利香港文化發展,長遠來看能夠造福社會大眾的項目,若能獲得支援,卻的確可以說是「雪中送炭」。

其實,放眼世界,不同地方都能發現不少優秀書籍「出版難」的例子。而為了支持優秀的書籍和出版項目,不少國家和地區都設立了各種「出版基金」,用以資助一些具有社會意義和效益的出版計劃。

市民在今年香港書展選購圖書。

以內地為例,早在2007年就設立了「國家出版基金」,主要用於對不能通過市場資源完全解決出版資金的優秀公益性出版物的補助。國家出版基金主要來源是中央財政撥款,並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捐贈,基金由國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員會 負責管理,是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之後的第三大國家設立的基金。

當然,基金在具體申請、分配方面也有限制,例如資助項目申報機構必須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管理水平和出版業績,具備完成資助項目的能力和水平;每個出版機構一般每年只能申報2個資助項目等等。在撥款支出方面,也明確要求,資助經費應當專項用於資助項目出版物的編輯、稿酬、版權費、校對、排印裝、複製、原輔材料及資料購置等直接成本費用支出。

此外,國家出版基金也存在考評乃至懲罰機制。項目承擔機構違反本辦法及國家出版基金其他有關管理規定者,基金辦給予批評、通報、向有關部門提出追究責任人責任的建議。而若是有項目若違反《著作權法》、《出版管理條例》,又或者與批准的資助項目內容嚴重不符,或存在受賄問題等等,即會追回已撥經費,並取消項目承擔機構5年以下申請新資助項目資格,涉嫌違法違紀的,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香港出版業近年來遇到困難不少。

國家出版基金自2008年實施以來,投資逐年增加。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該基金共遴選資助了近7000個優秀出版項目,其中,600多項成果獲得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等國家級獎項,為推動文化自信自強、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了重要貢獻。

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推出的精品出版成果設計內容廣泛,重點突出,例如2022年498個資助項目中,服務中心工作、反映時代主題的政治類項目141個,佔28.3%;反映科技創新成就和最新科研成果的項目147個,佔29.5%;反映歷史文化和藝術傳承的項目210個,佔42.2%。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推出的一批國家需要、社會需要、讀者認可的高峰之作獲得廣泛好評。《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之《宋畫全集》《元畫全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120餘家海外機構收藏,「大飛機出版工程」被專家譽為「出版為國家科技發展服務的典範」。

當然,資助出版事業的不僅僅有中國。德國就建立了在全球範圍內從事文化活動的機構「歌德學院」(Goethe Institut),而歌德學院則設有「翻譯贊助項目」。這個項目旨在對外國出版機構翻譯出版德文圖書提供贊助,將德國重要的科學著作、優秀純文學書籍、少兒圖書及有價值的通俗讀物介紹給非德語區讀者。該項目是德國政府調節對外文化與教育政策的一個重要工具。項目自設立以來約50年間,贊助了大約 6000本圖書45種文字的翻譯出版。

德國的歌德學院,治理與推廣德國文化。

法國是著名的文化大國,法國歷屆政府均非常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對一些國家文化機構、團體以及與國家有合同關系的文化團體,每年給予固定補貼。具體就出版事業而言,隸屬法國外交部的文化協會(Institut français)也有其藝文推廣總署版權補助計劃,目的則是在世界範圍內推廣法語以及法國文化。自1990起,在該出版補助計劃之下,已有多達26000部法國作家或以法語書寫之著作獲得出版。

香港的出版業街自身其實已經在著手自製出版圖書。例如由香港出版總會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意香港」贊助的「想創你未來 -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獲選項目最高可獲50萬港元的資助。該項目希望培育初創作家,鼓勵出版社出版具創意、優秀、具潛力的書籍,以補足本港出版缺門及增強出版創意優勢,並協助出版業界開拓本地及其他地區的市場。

該計劃獲得不錯反響,例如今年第二屆「資助計劃」的八個獲資助項目陸續於今年六月前付梓,並推出市埸,還受到了讀者的歡迎——不難想象,若沒有自資助,這些書籍難以面世,讀者反應當然也就無從談起。資助計劃本身其實也可以說,進一步挖掘出了市場潛力。

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明報出版社總經理蘇惠良。(資料圖片)

其實成立基金資助文化產業發展,是香港已經在實行的舉措,譬如今年開始接受申請的「文化藝術盛事基金」,就提出要藉此吸引和支持國際和大型文化藝術活動落戶香港,資助由私營或非政府機構在港舉辦的大型文化藝術盛事,以打造香港成為文化藝術之都,為文化藝術界提供發揮機會——設立基金為出版業提供支援。

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明報出版社總經理蘇惠良接受《橙新聞》採訪就指出,體育、電影等業界發展都能夠獲得專門基金的支持,而出版業無專門的基金支持,有些遺憾。他坦言,近年來特區政府對與出版業也有不少支持,例如「創意香港」贊助的出版資助計劃,取得不錯的成果,但是這些支持多屬於比較短期性質,需要每年單獨申請,不僅審批程序相對繁瑣,還「有可能今年有明年冇」,連貫性比較差。

蘇惠良認為,若能設立一個出版基金,必然會對香港出版業發展產生明顯助力。他指出,香港本身市場有限,出版業發展不易,中小型出版社更是艱難,一個政府支持的出版基金則可以保證長期性的支持,相信業界也必然能夠進行更加長遠和整體性的規劃,不僅可以進行種種更加長期的計劃,也有充足資源進行轉型,例如發展電子出版等等,亦有利於業界提高吸引力,培養、吸引各種人才。

蘇惠良更進一步指出,香港若能設立出版基金,相信也會有助於香港出版業界開拓內地、海外市場,乃至和內地業界一起攜手合作走向全世界,令香港更好擔當起「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個角色。

霍啟剛指在推動閱讀文化問題上,政府取態十分重要。(資料圖片)

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則對《橙新聞》表示,針對推動閱讀文化問題,其中一點很重要是特區政府的態度,政府是否認同閱讀文化對年輕人發展,對香港文化底蘊,或者對整個文化進程的發展是有益。他認為政府可以發布清晰訊息讓香港市民或者世界知道其取態。

霍啟剛認為,其實政府不需要花很多公帑去推動閱讀文化,他以毗鄰深圳為例,深圳市政府是非常支持閱讀,深圳是一個支持閱讀的書香城市,獲多個世界組織認可。大家可以看到深圳推動發展時,「很多商場,很多不同的公共空間,很多的政府資源,都放在閱讀的建設,鑄就了閱讀文化」。

他指出,今次業界除了倡議出版發展基金外,還有一個很重要建議,就是希望政府可以宣布推動全民閱讀日的概念,這個相近於世界閱讀日。政府其實不應只是講「支持」,他很期望政府會有相關資源,透過不同政策局推動閱讀文化,例如透過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教育局,去推動閱讀文化、活動等等。

周文港透露,他在施政報告建議中提出設立出版業發展基金。

立法會選委界議員周文港亦十分支持設立出版業發展基金,認為可協助業界進行數碼化,他接受《橙新聞》訪問說,香港的出版業一向很蓬勃,靠著出版業的支撐,香港的文化底蘊一直都很好。過去三年疫情,雖然他看到家長很願意購買圖書給子女閱讀,但市民的消費習慣已有所改變,加上現在適齡學童人口下降,均會為出版業帶來挑戰。他指出,現在大家主要通過手機去閱讀,所以整個出版業有較迫切需要進行數碼化。

行政長官李家超即將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現在正進行公眾諮詢,周文港透露,他就推動出版業提出其中兩點建議,第一是設立一個出版業發展基金,讓整個出版業進行數碼化轉型,並進行線上推廣。他說:「如果我們把香港優秀的出版物,推廣到全世界,相信可以說好香港、以至中國故事,這是很重要的。」

他續說,第二,現時坊間很多人討論夜經濟,其實出版業也可以擔當一個很好的角色,例如設立文創園區,利用工廈或即將被殺校的校舍,讓那些地方以文創園區方式重生,讓市民和遊客在園區當中了解香港的出版業。他認為這個做法其實是相當有內涵,也能吸引大家去閱讀。

如今香港正值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許多出版業界人士有心有力要為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添磚加瓦,不僅能夠加強香港的閱讀文化,更有利於我們說好香港故事、這個故事。特區若能推出「出版基金」,並且給與妥善及周密安排,相信必然會為業界注入發展動能,進一步發揮其應有的文化軟實力。